這位雄性禿病人頭髮剃成一分頭,正好很方便照出毛囊原本的樣子。
這回照四個位置給大家看,這樣就可以更清楚什麼叫毛囊萎縮。

這四個位置分別是
①M型禿凹進去的禿頭地方
②M型禿凹進去的禿頭跟頭頂交界處
③頭頂
④後腦勺
頭髮的髮量也就正好照著數字順序越來越多。

毛囊萎縮?嗯第①張的放大照最明顯。細毛占了絕大多數,這也難怪病人的前額看起來明顯很空,會看起來像M型禿不是沒理由的。
第②張則是很明顯看起來要比第一張好不少,多了不少頭髮,但是髮量還不算正常,還不夠,仔細看右邊的頭髮數目雖然增加但是細毛占的比例還是很高。
第③張是頭頂毛囊的放大照,乍看好像密度好很多。
但是先別急,請大家仔細跟第④張照片比比看,是不是還是不太一樣呢?
沒錯,眼尖的人應該發現了,還是第④張頭髮看起來比較多。
這其中最大的差別不是密度,而是所謂的HDD hair diameter diversity。
直接翻譯可以叫做頭髮直徑差異,哈,這麼硬梆梆的翻譯,應該沒有人看得懂。
說的比較白話一點就是頭髮有粗有細。
一般而言,同一個人頭皮長出來的頭髮原本就不是每一根都一樣粗細。
但是這裡說的頭髮有粗有細指的是頭髮已經細到剩不到正常頭髮的一半,而且變細的比例超過20%。
這裡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單根頭髮變細的程度, 另一個則是整體變成細毛頭髮的比例。
一般正常頭髮的直徑至少都有60㎛,一旦少於30㎛就是變成細毛(毛囊萎縮)了。
另一個變細的(毛囊萎縮)比例如果超過20%以上也是雄性禿的特徵。
如果可以早點看出來以上的變化就可以早期發現雄性禿了!
早期發雄性禿的重要性,我們之前也說過很多次了。
最重要的是,早期輕微的雄性禿其實只有病人自己或很親近的人才會知道,旁人都看不出來,所以只要能早期發現,好好控制住,即使不見得服藥可以長出很多頭髮,這些人就再也不用為了禿頭傷腦筋囉。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ja/photos/猫-ペット-動物-6977096/
#雄性禿 #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 #毛囊萎縮 #頭髮變細 #平頭 #毛囊萎縮 #AGA #HDD #miniaturization #男性型脱毛症 #坊主頭 #軟毛化 #見極める #ダーモスコピー #早期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