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Uncategorized

Really ? 植髮筆比較好?那鑷子呢?

tablet-791051_1920

韓國人真是對「筆」情有獨鍾,不止手機,平板電腦,還有 “植髮”。

坊間不少診所標榜韓式植髮其實指的就是用韓式植髮筆植髮。

植髮筆早在1990年代(一說是目前已有16年歷史)韓國由 Dr. Choi發明的,一開始主要是要幫痲瘋的病人植眉時使用。後來流傳到日本,聽說還有出現專門幫醫師裝填植髮筆的技術員,可以幫忙分毛囊順便裝填,醫師只要負責取頭皮接下來就等植髮筆裝好開始植髮作業。

跟歐美傳統使用的鑷子植髮比較起來,植髮筆真的比較好嗎?這期國際植髮學會的會刊Hair transplant forum 澳洲醫師Dr. Russell Knudsen 針對鑷子植髮及植髮筆植髮的優缺點提出他的看法。

東方人的頭髮通常又粗又直,跟西方人細軟的毛囊比起來會比較方便裝進植髮筆。

不懂?那想看看如果要穿過針孔,大小不是問題的話,你是要選比較直挺的線還是又軟又卷的線去穿,哪個容易成功?

那韓式植髮筆跟西方傳統的植髮鑷植髮有什麼不同?

坦白說,對病人而言並無太大差異,只要結果滿意就好,鑷子?植髮筆?重點是處理的人,不管是醫師或是技術人員,有沒有足夠的經驗,有沒有小心仔細地做每一個小步驟。

如果會很在意是否由醫師從頭到尾植刀,可考慮找植髮筆的醫師,這樣心裡會比較舒服些,不過先確定你自己是清醒的,能夠認出戴口罩幫你手術的就是醫生本人。

Forceps 鑷子植髮

鑷子沒辦法扎洞,當然是先扎好洞,再用鑷子把毛囊種進去。可是扎洞跟種兩個動作不是同時完成,所以種的時候還得先找到洞才知道該種到哪裡去。

簡單將鑷子植髮分解動作成以下幾個步驟,找洞,確認,植入方向,夾住毛囊,植入毛囊。

說來簡單,可是要重複好幾百次甚至千次,而且越後面洞越少,越不好種,時間拖越久,病人跟醫護人員也會越來越累,真的是考驗體力跟耐心的手術。

子優點

  1. 消毒後可重複使用。鑷子屬金屬製品,耐高溫高壓。只要鑷子的尖端沒有損壞,經過標準高壓消毒後,基本上是可以重複使用很久。不過在大英國協(UK)執業的Dr. Knudson 就說在UK行醫就沾不上這個好處,大英國協規定用過一個病人的器械基本上就得丟棄。
  2. 費用成本。如果把費用考慮在內,鑷子會比較節省成本。而且一種鑷子就能夠應付所有大小的毛

鑷子缺點

  1.  植入深度 跟鑷子植髮之前多事先扎好洞,再用鑷子植入。扎洞時多是控制在一定深度的,再來植入毛囊。但是表皮以下的每個毛囊長短不同,因此在植入每株毛囊時,要稍微注意埋入的深度。種太深,毛囊周围會出現凹痕,影響外觀,而且容易長成粉瘤。太淺,毛囊露出的部分太多容易乾死。
  2.  需要較多人手 雖然使用鑷子可以節省耗材費用,但是步驟較多較複雜,需要較多的人手才能迅速完成工作。
  3.  鑷子植髮速度:在國際間認定的優良標準,應該至少1小時能夠植入250~300株,更優秀的甚至可以達到500株或更快。

Implanter pen 植髪筆

植髮筆最大的優點就是開完洞之後馬上就植入毛囊,一氣呵成。

植髮筆優點

  1. 操作不觸及毛囊根部 。毛囊根部關係到將來毛囊再生,不碰毛囊根部可以減少傷害,有利於植髮結果。
  2. 精準控制深淺 每株毛囊的深淺不一,植髮筆可以根據每一株毛囊來客製化每一株毛囊的植入深淺,避免太深容易長粉瘤,或形成明顯凹洞,或是太淺毛囊容易跳出,風乾。
  3.  學曲線短 只要把毛囊裝在植髮筆裡,相較于鑷子植髮的複雜動作,當然技術人員學起來是要快多了。對醫師而言,扎洞跟植入的動作一氣呵成,雖然有些訣竅,還是容易多了。
  4.  跟FUE是絕配 FUE取得的毛囊比較瘦,周圍可以保護毛囊的組織少,用鑷子抓的時候比較容易受傷。但植髮筆裝填時只要抓住表皮的部分,不碰毛囊根部,而且越瘦的毛囊越容易放進植髮筆。
  5.  節省人力成本 去年在舊金山舉辦的國際植髮大會上就有醫師展示自己跟一位技術員早上用FUE取兩千多株,下午用植髮筆種完,診所準時關門,五點回家。聽起來像神話,但只要技術純熟,合作無間,FUE加植髮筆是可以允許醫師用最精簡的人力完成植髮。

植髮筆缺點

  1. 需要數量多 植髮筆數量多,整個流程才會迅速順暢。
  2. 成本費用高 植髮筆單支的費用也要幾千塊,再加上一次要用個好幾支,算下來也是不少的成本。

植髮筆速度

一般約在1小時500~600株,但是熟練的醫師可以達到1500的超高速。

Author:

dermatologic surgeon 長庚醫院皮膚外科醫師 hair transplant surgeon 現長庚植髮醫學中心主任 專長:植髮,狐臭手術,雷射,皮膚腫瘤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