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都是植髮手術,但東方人跟西方人可是大不同。
1. 東方人頭髮比較直。
西方人的捲髮比較吃香,想要把頭皮盡量蓋住,當然是越捲越好囉。頭髮變少的人都會去把頭毛燙捲一點不就是這個道理。
2. 東方人頭髮比較少
頭髮少,植髮可以使用的毛囊相對也少。這很不公平,但也沒辦法,西方人的頭髮密度(一平方公分200根頭髮)硬是比東方人(一平方公分120~160根頭髮, 平均是140根頭髮)多了四成。
以一株毛囊單位而言,東方人平均下來是1.5~2根頭髮。至於1根頭髮跟1株毛囊的差別請看這個連結喔。
3. 東方人頭髮跟頭皮顏色對比強烈
所以黑色的頭髮一少蓋不住白色的頭皮就會開始出現’條碼頭“的fu~
不像金髮的西方人,頭皮白色,頭髮金色,只要有一點點毛茸茸的感覺就看起來像像有頭髮。同理黑人黑皮膚黑頭髮也一樣比我們強。所以東方人植髮相對密度要夠密效果才會好。
4. 東方人頭皮厚,硬又緊
這樣的頭皮最怕取太寬,不容易縫起來,用鑽孔的FUE可能好一些,但是還是有麻煩的地方,頭皮硬如果鑽得不夠深,沒有徹底將毛囊分離出來,很容易拔不出毛囊。
5. 東方人頭皮下的毛囊比較長
東方人不只頭皮厚,毛囊長埋得又深,做FUE鑽洞要鑽得夠深才能取到完整的毛囊,另外在種植的時扎洞也要扎得夠深,才能把毛囊種好。
不過鑽洞鑽得深,扎洞扎得深也意味著相對容易流血。
6. 東方人臉比較寬
臉比較寬代表著前額髮線需要重建的長度比較長,如果禿頭面積太大,也只能先做前面的補強,分部位逐步重建密度。
7. 東方人容易產生疤痕
這是不管在身上哪個部位手術,東方人傷口癒合相對比較慢,容易留疤。當然FUE鑽洞拔毛囊的方法比較不會留疤,相對會來得好一些。
8. 東方人頭髮比較粗
總算有一樣開始贏人了!東方人頭髮多在60~70㎛,西方人卻只有40~50㎛,別小看粗細喔,差一倍可是差了三倍的覆蓋面積喔,因為面積是直徑的平方喔!
9. 東方人頭髮長得快,長得久
西方人平均一個月長一公分頭髮,一年約12公分長,東方人卻一年可以長到一年15公分長。
而且西方人的頭髮大約長個3到5年就會休息脫落,東方人卻可以長到7年甚至到9年。
10. 東方人比較不會掉頭髮,也就是禿頭比較少
西方人禿頭明顯多很多,雄性禿的比例大約是東方人兩到三倍之多。
11. 東方人M型禿(前額禿)比較少
東方人男性的雄性禿有不少人只有頭頂密度變稀疏,不見得會出現像西方人典型的M型禿。
有些人甚至會覺得自己前額沒有M型禿,髮線沒有後退就覺得自己不是雄性禿,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東方人不一定要禿的跟西方人一樣才叫禿頭。
M型禿有什麼不好?
M型禿就是前額髮線後退,也就是毛囊完全萎縮,前額幾乎光溜溜,只剩一些微不足道的細毛而已。
而且前額禿就在眼前,很容易就會看到,頭髮濕,強光一打很容易就露餡。
這種醒目的部位如果種得不夠多不夠密肯定要漏氣的。
也因此M型禿的植髮消耗毛囊的數目要比在頭頂補上密度來得大很多。
所以啦,東方人少M型禿就植髮而言是好事一件。
12. 東方人的黑頭髮是植髮機器人ARTAS 的最愛
這就沒什麼好說的了,西方人要做植髮機器人手術還得把金色染黑,不然機器人會看不到頭髮。
東方人白色的頭皮,黑色的頭髮讓機器人可以不費力地找到好的毛囊,這點可是完勝。
最後的感想是東方人可以取得的毛囊相對來得少,不過禿頭通常發生得比較晚一點,慢一些,如果可以早期治療,趁範圍小的時候趕快手術加上內服外用藥物治療,其實頭髮粗的東方人還是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