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這問題像是問你會不會因為對方是使用iPhone 或是Android 就決定是否要跟對方做生意或是交朋朋友。
就像iPhone 跟Android 就是工具不同而已,對方的誠信,心態,工作態度以及專業程度才是決定生意成敗或是關係是否良善的重要關鍵。
相信沒有人會用這種標準來判斷,那整個市場怎麼會被炒作成好像只有韓式植髮才是萬能的禿頭救世主?
因為韓式植髮大大降低醫師們進入植髮的門檻,傳統的美式植髮需要訓練相對多的技術人員才能外成手術,而韓式植髮只要訓練技術人員裝填好植髮筆,交給醫師來施作手術即可。
再加上FUE越來越普及,FUE也是醫師一人就能打洞,頂多再多一兩個技術員在醫師休息的空檔或是在醫師打洞的同時幫忙取出毛囊。
也因為FUE跟韓式植髮筆都讓植髮手術在人力上可以精簡許多,增加醫師本身的主導權,近來很多坊間診所標榜植髮,或號稱專業植髮的診所林立,有不少都是靠著這兩項技術起家,當然要多多宣傳韓式植髮的優點。
當然不可否認韓國這幾年在各個產業非常積拓展他們的疆域,加上他們的整形手術及植髮手術也十分普及,在國際間享有相當的知名度,所以國內有不少診所打著韓式植髮的名號來替自己加分,站在行銷的立場的確也無可厚非,相信有一部分的消費者也是因為看上這一點開始考慮植髮。
只是跟所有的行業一樣, 行銷最積極的不見得就是做得最好的。
是不是真正站在病患的角度來考慮手術的必要性,或只是單純要衝刺業績。
是不是需要開始先服藥再來考慮手術的必要性,或是至少先投藥穩固毛囊再來動 刀,避免犧牲正在萎縮的毛囊
手術過程當中,整個團隊是否都在醫師的領導管理之下,照著醫師的指示來執行每個步驟。
植髮團隊中的每個成員是否能謹記植髮手術的重要步驟,小心照顧毛囊一直到手術完成為止。
如果我是病人,我會比較關心上面的問題,而不是挑韓式或美式,畢竟這並不像取出毛囊的FUE或FUT皮瓣術這兩種方法有那麼大的差別。
最後簡單說,只要是熟練的團隊,其實韓式,美式差別並不大,就像你不會因為醫師用的手機是iPhone 還是Galaxy來決定要不要給這個醫生看病或手術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