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Uncategorized

超級比一比: 再論取毛囊速度(FUE FUT, & ARTAS 植髮機器人),白話篇

現代的物質生活充裕,因此也面臨了很多選擇,買手機,要輕薄,還是要畫面大,要記憶體容量大,還是要跟得上時尚潮流。

除非從事該行業,外行人總希望別人能簡單告訴我到底那個好就行了。因此公司為了行銷自己的產品所製作出來的比較表,也多會告訴消費者他們的產品是最好的。

當然站在商業的立場是無可厚非,要經營,當然得賣瓜說瓜甜,否則客人來還說別人比較好,不就準備收攤。

醫療也是一樣,要生存,自然得訴諸自己存在市場上的價值,我到底比別人好在哪裡。

在植髮而言,每種方法各有優劣,每位醫師擅長的不同很難一概而論,重點是了解你找的醫師擅長在哪一方面,請他用他的專長來幫你。

今天就再跟大家簡單比較三種方法速度的優劣及決定速度的關鍵。

傳統皮瓣術( FUT , strip method)取頭皮交由技術人員分毛囊,純粹要靠技術人員的速度及人數,每個人分得越快,人數越多越佔優勢

FUE (毛囊摘取術)則是醫師一人的one man show , 所以只要直接問醫師的速度就行了。個人目前所知除非是每天做FUE的醫師否則一小時要達到 800~1000株毛囊的生產量是天文數字。一般中等程度的醫師大約是一小時200~300 株毛囊,之前也提過想要一次種超過一千株都會對醫師是一大考驗,光是取毛囊就得費上4~5小時,再加上種頭髮的時間(最少也得一兩個小時),術前準備病人,術後包紮整理器械等等,大概這個老闆天天都得付員工加班費。

ARTAS (植髮機器人)雖然比不上最快的醫師,但優點是只要參數調整正確,熟悉機器人操作,就能有穩定的生產量(每小時500~700株)。最重要是減輕人事及人員體力的負擔,醫師跟技術人員可以把體力保留在更重要的種頭髮。

最後簡單總結,FUT靠的是人海戰術以及每個單位人力的速度。FUE靠的是醫師自己的速度,最後決定機器人速度的是醫師操作機器人的熟練度

Author:

dermatologic surgeon 長庚醫院皮膚外科醫師 hair transplant surgeon 現長庚植髮醫學中心主任 專長:植髮,狐臭手術,雷射,皮膚腫瘤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