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Uncategorized

醫師們只要有了植髮機器人ARTAS就能幫病人植髮了嗎?


這個問法,好像是在問小學生,只要有電動削鉛筆機,就會寫字了嗎?

雖然叫植髮機器人,實際上只負責植髮的第一階段的工作-採集毛囊。也就是使用FUE(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 毛囊摘取術)在毛囊周圍鑽孔把毛囊跟周圍的軟組織分離開來,並用輕微的氣動方式輕輕將毛囊拉起一把。

這樣植髮工作就結束了嗎?當然不是,毛囊還在它原來的位子,只是周圍被鑿個坑,還得靠醫師與植髮技術員的幫忙,把毛囊大哥從位子上請出來,在禿頭的部位挖洞,再請毛囊大哥移尊就駕到新家,這才大功告成。

因此植髮醫師還得帶領植髮團隊利用器械將機器人分離好的毛囊一株株取出,依毛囊含的頭髮數目甚至粗細分類,放在適當的低溫保存液中,避免毛囊乾燥枯萎。等禿頭的部位麻醉好再將毛囊置入。如果是使用韓式植髮筆就把毛囊裝填入植髮筆中,醫師直接扎洞並同時將毛囊填入洞中。而美式的作法則是醫師先在頭皮上扎好洞,再把毛囊一株株放入洞中。

說來簡單,看別人做也容易,但裡面卻有很多學問。如何使用有限的毛囊數目來讓病患接受一次手術就能感覺良好,願意接受進一步治療(大範圍的禿頭有時需要多次手術)。醫師對病患術前說明的密度跟植髮後的真正密度是否一致。前額髮線的重建是否自然,不會看起來假假的。有些基本知識需要勤翻教科書,有些經驗需要自己體會,有些經驗則需要多跟其他醫師開會交流討論。

植髮不是一般的醫美療程,真的是手術。植髮不是把毛囊取出來,挖洞,再把毛囊塞回去即可。植髮醫師除了微觀上要像病理醫師看出每個毛囊的特性,小心處理每株毛囊,巨觀上要像建築設計師有空間感能把每個毛囊擺在適當的位子並做好整體規劃,讓新長的頭髮看起來茂盛又自然。跟所有手術一樣,植髮包含了很多步驟,環環相扣,有經驗的醫師可以讓整個過程行雲流水,讓病患輕鬆完成手術,術後得到滿意的結果。經驗不足的只會覺得everything is a mess!

不管是手動或電動削鉛筆機,也不論鉛筆削得多漂亮,要勤寫字,多欣賞別人的優美字體,提升自己的水平才能寫得一手好字,對吧。

Author:

dermatologic surgeon 長庚醫院皮膚外科醫師 hair transplant surgeon 現長庚植髮醫學中心主任 專長:植髮,狐臭手術,雷射,皮膚腫瘤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